詩詞曲語辭匯釋/得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一)

得,猶底也;何也;怎也;那也;豈也。凡作反詰口氣者均可作此解。杜甫《後苦寒行》:「巴東之峽生凌凘,彼蒼迴幹人知?」得知,怎知也。又《次晚洲》詩:「中原未解兵,吾終疏放?」吾得,猶云吾豈,言中原有事,吾豈終於在野也。陳師道《送鄭祠部》詩:「四著儒冠甘送老,數經奇運銷憂?」奇即李廣數奇之奇,猶云厄運。得銷憂,那銷憂也。又《別三子》詩:「汝哭猶在耳,我懷人知?」得知,見前詩。楊萬里《題王宣子吉州學前詠歸亭》詩:「箇裡諸生高着眼,仕和不仕相關?」得相關,猶云那相干也。又《送盧山人》詩:「有欠牛眠子為尋,剩將朽胔換華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窮通上心?」得上心,猶云那在心也。又《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詩:「論交何必星霜久,白頭似傾蓋友?」得似,怎似也。又《詔追供職學省》詩:「帝城萬事好,似早還家?」義同上。《南宋六十家》,許棐《閨怨》詩:「恨君似梁間燕?社日辭家社日歸。」此得似猶云那似也;恨夫君之不歸,非若燕之辭家歸家有定期也。吳潛《浪淘沙》詞:「似《滿庭芳》一曲,美酒千鍾?」此得似,猶云何如也;言何如歌一曲、酒千鍾也。


(二)

得,語助辭,用於動辭之後。杜甫《漫興九絕》之二:「恰似春風相欺,夜來吹折數枝花。」黃庭堅《寄上叔父夷仲》詩:「更懷父子東歸,手種江頭柳十尋。」得字緊接欺字、歸字之後,此普通使用法也。其與動辭隔開者,舉例如下。杜甫《草堂即事》詩:「酒禁愁,無錢何處賒?」此云禁得愁也。楊萬里《霜寒》詩:「誰能忍寒,苦死去看書。」此云忍得寒也。楊萬里《送郷僧德璘》詩:「不妨參透諸方,別有宮牆第一層。」此云參得透也。又《和謝昌國送管相士韻》詩:「憐渠識盡公卿,一馬歸來骨轉高。」此云識得盡也。黃庭堅《和張沙河招飲》詩:「誰料丹徒布衣,今朝忽有酒如川。」此云誰料得也。陳與義《後三日再賦》詩:「不奈長安小車,睡郷深處作奔雷。」此云不奈得也。


p.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