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曲雜劄/10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於 2024年5月16日 (四) 15:57 由 Ccddb admin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建立內容為「<p>改北調為南曲者,有<span class="專名">李日華</span><span class="書名">西廂</span>。增損句字以就腔,已覺截鶴續鳧,如『秀才們聞道請』下增『先生』二字等是也。更有不能改者,亂其腔以就字句,如『來回顧影,文魔秀士欠酸丁』是也。無論原曲為『風欠』而刪其『風』字為不通,即<span class="書名">玉抱肚</span>首二句而強欲以句字平仄叶,亦須云『…」的新頁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改北調為南曲者,有李日華西廂。增損句字以就腔,已覺截鶴續鳧,如『秀才們聞道請』下增『先生』二字等是也。更有不能改者,亂其腔以就字句,如『來回顧影,文魔秀士欠酸丁』是也。無論原曲為『風欠』而刪其『風』字為不通,即玉抱肚首二句而強欲以句字平仄叶,亦須云『來回顧影,秀文魔風酸欠丁』。蓋第二句乃三字一節、四字一節,而四字又須平平仄平者;今四字一節、三字一節如一句七言詩,豈本調耶?今唱者恬不知怪,亦可笑也。至西廂尾聲,無一不妙,首折煞尾,豈無情語、佳句可採,以櫽括南尾,使之悠然有餘韻,而直取『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惹桃花片』兩詞語填入耶?真是點金成鐵手!乃西廂為情詞之宗,而不便人清唱,欲歌南音,不得不取之本,亦無可奈何耳。陸天池亦作南西廂,悉以己意自創,不襲北劇一語,志可謂悍矣,然詞在前,豈易角勝,況本不及?其所為明珠記,今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