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曲雜劄/03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近世作家如湯義仍,頗能模倣元人,運以俏思,儘有酷肖處,而尾聲尤佳,惜其使才自造,句腳、韻腳所限,便爾隨心胡湊,尚乖大雅。至於填調不諧,用韻龐雜,而又忽用郷音,如『子』與『宰』叶之類,則乃拘於方土,不足深論,止作文字觀,猶勝依樣畫葫蘆而類書填滿者也。義仍自云:『駘蕩淫夷,轉在筆墨之外,佳處在此,病處亦在此。』彼未嘗不自知。祗以才足以逞而律實未諳,不耐檢核,悍然為之,未免護前,況江西弋陽土曲,句調長短,聲音高下,可以隨心入腔,故總不必合調,而終不悟矣。而一時改手,又未免有斵小巨木、規圓方竹之意,宜乎不足以服其心也—如『留一道畫不□耳的愁眉待張敞』,改為『留着雙眉待敞』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