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語辭匯釋/跋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詩詞曲語辭匯釋》,先師杭州張獻之先生之遺著也。是書之作,實取詩詞、雜劇所用語辭明其訓詁,且以治史之法溯其流變。其釋一辭,下一解,必羅列之詩詞劇曲至數十百種,擷取其每一辭之例證,由十餘至五十餘則,綜貫之得一義,取其義施之各例而一一通其解,始敢假定其訓詁並明其辭義之流變。少不安,輒棄去,重取其例證而一一反覆吟哦之,體會之,揣摩之,印證之,然後更假定一新義—如是者往往至再至三,乃至四五。猶恐其未安也,則引人相與吟哦體會,相與揣摩印證,反覆質難,必求其安而後已。如窾學,亦在所不棄,入前,嘗承命相與上下反覆其辭義而至漏夜,廢寢忘食有弗顧也。夫此固不特一二僻辭孤義然,全書所收五六百辭無不皆然。此之所親炙而間亦身經之者也。

先師作是書所以如是其難其慎者,則以實字有音形之可據,有字典辭書之足徵,而所謂語辭也者,則類皆用以組辭成語,間亦以襯托神情,故實字猶骨骼,此則其關節脈絡也。而況詩詞曲中之語辭,尤類多方音俗語,不特「非雅詁舊義所能賅,亦非八家派古文所習見」,如篇首敘言之所自述,抑且或則音轉,或則形訛,儘有與雅詁舊義相違甚遠或竟至適相反,如「去」之訓「來」,「可憎」之訓「可喜」者。假令體會不盡精微,將無以通其解;蒐羅不極弘富,尤無以塞群疑。先師自謂取徑於劉淇之《助字辨略》、王引之之《經傳釋詞》,實則其難於措手,蓋有什佰倍於兩先生之所為,則以兩先生之作,固猶有雅詁舊義可遵以取舍是正,而先師此作則固一空依傍者也。

詩詞曲中所用語辭所以如是其難求解,固非作者之有意以艱深生僻擅勝場也。反之,凡今所視為難求解者,皆當時人習用之口語也。於何徵之?即徵之於今語。蓋此等語辭固迄今尚有存於各地人民大眾之口中也。例如「鬭」之訓「湊合」,「個」之訓「此」(音如格),「央」之訓「託」,「特骨」之訓「特別」,「攛斷」之訓「慫恿」,「惡叉白賴」之訓「無賴」,在今吾鄉人民口中皆猶所習聞。「的」之為「得」,「麼」之為「門」,「多喒」之訓「大概」,「敢則是」(今音轉如敢情)之訓「大約是」,今語猶習用之;「能」之訓「如此」,「罪過」之訓「多謝」,「誰家」之音轉為「啥個」,今語猶習用之;「憋」之訓「賭」,音如「別」(如別苗頭之別),語習用之;「沒」、「摩」、「末」之訓「什麼」,音如「馬」,語習用之;「剗」之訓「只」,語習用之。今口語然,歌辭亦猶是也。劇《法門寺》「叫衙役將人犯與爺帶定」之「定」,「住」義也;《武家坡》「將身跪在地平川」之「川」,「原」義也。此固非惟斯二劇為然,亦一切劇習見之用法也。凡此,驟視之固皆艱且僻,或竟以與雅詁舊義相違過遠,易目為不辭,讀是書則皆可知其為人人口中所能道。足跡所至本不廣,故所能辨聽之方音自不多,隨手所舉,已如上述;由此推之,今尚流行各地而為所不能辨聽乃至未嘗聞知之者正復不知其凡幾。故此其語辭,似艱深而實非艱深,似生僻而實非生僻,推其所以艱深生僻之由,則由吾國從來述作者文必求古,義必求雅,遂至口與手分,目與耳分,明明通俗,明明習用,然而艱深矣,生僻矣,求之字典辭書而不可得矣。

至於詩詞曲之所以必用此等出於口語之語辭,則以其本為配合音樂之歌辭。王之渙等之旗亭賭唱;有飲水處能歌柳永詞,姜白石有自度腔,均足徵詩與詞原皆所以譜之管絃;至劇曲則不僅譜之管絃,抑且以之粉墨登場矣。詩詞曲既為配合音樂之歌辭,自須使聽之者入於耳而即可瞭然於心。欲其入於耳而即可瞭然於心,則必其辭之能徑道俗情。蓋音樂歌辭之傳達在聲音,聲音之傳達由口耳,固過而不留者也,不似文字之傳達由手眼,可有餘裕咀嚼其辭義也。夫能徑道俗情之辭,自非人人耳熟能詳之口語莫屬矣。顧正唯其為口語,向來即僅以口耳相傳,絕少寫成文字。即有寫成文字者,亦往往只寫其聲而不復顧及其義,故即僅有寫成文字之口語,亦悉憑寫之者之方音寫之,異地之人即不易通其解;上舉例證之不辭,坐此也。今語中往往有特製以寫其聲之字,吾人讀之,抑非特無以辨其義,亦且無從識其文;即以通常文字寫其聲者,用語寫者,南人不能卒讀,以語寫者,北人亦詫為難通。同時異地之人且然,而況更益之以異時。蓋同一辭,同一聲,異代之人寫之,即往往異其寫;故同一「爭」聲也,人寫作「爭」,人則寫成「怎」;同一「拚」聲也,人寫作「拚」,人則寫成「判」;於是此等語辭既歧於異地,復亂於異時;益以異地異時之故,辭之聲音與涵義又往往有所更移,如「惡叉白賴」在吾鄉今語中已音轉為「惡積不剌」而涵義則為「惡作劇」,與「無賴」亦有間矣。故口語之寫成文字,往往荊棘滿目,即坐只能求之於聲而不復能求之於義也。夫詩詞曲中所用之語辭,多出時之口語,距今已多則千年,少亦五百餘載。當時人之寫之者已往往人異其寫,而況世代相懸如是其綿遠,則歧之中自又有歧焉矣。戲曲大家莎士比亞距今纔三百年耳,今人之讀其樂府歌辭者已非備一專讀《莎氏樂府》之辭書不可;然則吾人居今日而欲尚讀詩、詞、雜劇,其不能求解於尋常之字典辭書,亦固其所。此固今之有意整理吾國文學遺產者所由引為一大憾事也。先師是書則正可以彌此闕憾,蓋是書固不惟明其訓詁,抑亦兼溯其沿革,由其沿革而得其訓詁,則向所目為艱僻之死語,遂無不栩栩欲生;而況其所釋者,又皆語言之關節,有關文法之構成,固將亘百世而不變者,非如實字之有廢興也。

是書殺青日,適避寇巴中,先師彌留時,曾遺命校讀一過,而遲遲未東歸;東歸後,又卒卒未暇讀。因思窾學如,即讀之又何能贊一辭,遂以付排。版將成,又適患偏廢,校讀之勞,遂一由朱文叔張潤之兩先生任之。今者排版已成,中華書局作最後之校讀,遂不得不力疾為之。校讀既竟,心有所會,不敢自安緘默,用敢略述所見並是書遲遲問世之本末如上。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弟子金華金兆梓謹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