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說/187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劇之有所原本,名手所不禁也。王實甫之本董解元,尚矣。他如本《竇娥冤》而作《金鎖》,本《翠鸞女》而作《桃符》,本《曲江池》而作《繡襦》,本《合汗衫》而作《破羅衫》,本《張生煮海》、《柳毅傳書》而作《蜃中樓》,本《劉晨阮肇》而作《長生樂》。他如本元人而故變化出之者,則如《黃粱夢》之呂岩化為盧生,《麗春堂》之四丞相化為尉遲敬德。或有用其一節者,若《龐居士》之羅和,《長生殿》之唐明皇,雖不能青勝於藍,然亦各有所見。惟《夢釵緣》一劇,直襲《西廂》、《西樓》而合之,已為傖父可笑。又有《玉劍緣》者,亦有〈彈詞〉一齣。夫洪昉思襲元人《貨郎旦》之九轉貨郎兒,其末云:「名喚春郎身姓李」。洪云:「名喚龜年身姓李」。至《玉劍緣》又云:「名喚珠娘身姓李」,生吞活剝,可稱笑柄。近則有為《富貴神仙》者,竟至襲《玉劍緣》,與《夢釵緣》之襲《西廂》、《西樓》同,若此,又何必為之。聊舉一二於此,為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