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瓠三集/卷三/茄字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茄字
世人誕罔。自詡博洽。談事則議論鑿鑿。或揭其謬。屢遷其說以文之。吳諺謂之假在行。朱復繹云。一蒙師在館中。偶與客小飲。食茄子。其徒忽問曰。茄字如何寫。師愕然未語。一客曰。草字頭着加字。師認為家字。毅然曰。要曉得茄字原出在易經。非我求童家。茄下同。童家求我。客曰。非此家字。師復認為佳字。恍然曰。是已。春秋不云乎。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茄苻之澤。客曰。亦非也。草頭下一勾一撇。着口字。師將指畫作勹口字。喟然曰。忘之矣。禮記開卷即云。臨財母苟茄下同得。臨難毋苟免。客曰。草頭下一勾一撇。不是這樣寫。師又凝思。復認為刀口字。因厲聲曰。汝讀詩經。如何不曉得詩經上有苕茄之華乎。客曰。又娛矣。只是草頭下一箇力字。一箇口字耳。師猛然想作立字。搖首瞪目。顧其徒而言曰。可見凡人不特五經當熟。即二典亦須博通。我每晨持誦金剛經。見有這個茄字。所云須菩茄下同提。於意云何。佛告須菩提。至梁皇懺則云。南無讀如字菩薩摩訶薩。相與鬨堂大笑。曾見謔浪編載尚書趙從善之子希蒼。官紹興日。庖人請判食單欲食燒茄。問吏茄字。吏曰。草頭下着加字。即援筆書蒙字。時人笑曰。燒蒙。則知以蒙作茄。亦不始此西席也。
又硯田詩笑。蒙師夏月偶思食茄。因吟云。時新茄子滿園間。不與先生當一餐。其徒歸述於母。遂朝夕以茄為供。先生又苦之。續云。誰料一茄茄到底。呼茄容易遣茄難。此句俗諺。用之恰當。是皆可助尊俎間掀髯捧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