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於 2024年5月16日 (四) 16:56 由 Ccddb admin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建立內容為「{{: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1題}}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2白}}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3曲}}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4曲}}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5白}}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6曲}}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7白}}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8曲}} {{:元曲選外編/風雲會/3第二折/09曲}} {{:元曲選外編/…」的新頁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第二折

苗光裔儒扮上楚昭輔戎裝隨上苗云某苗光裔是也。自從前者相得趙大公子有天子之分。不想被朝廷禮聘。見授都點檢之職。某一向就在軍門聽用。近日聞得北漢兵入寇。朝廷命點檢出師北伐。某等亦須收拾軍裝則個。呀呀。好怪也。你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相盪。此天命也。咱弟兄每急急回家。准備出征則個。太后宮粧法服引幼主黃袍及石守信戎裝陶穀文扮上云我乃周家太后是也。自從先帝世宗晏駕。立此幼子宗訓為君。四方擾攘不寧。近聞漢遼兵自土門東下入寇。我朝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文武全才。乃先帝簡用之臣。又兼他手下將校精強。可着他去征伐一遭。石守信即便傳旨。着趙匡胤掛印總兵官。率領本部人馬。北征遼漢。早建大功者。石云領聖旨。並下正末戎裝引趙普曹彬苗訓楚昭輔李處耘鄭恩上云某趙匡胤是也。自從元帥石守信舉薦。蒙世宗皇帝委任。直做到殿前都點檢之職。多虧眾兄弟扶持。今日蒙幼主聖旨。着我統兵北伐。我引本部下人馬及眾將校趙普。曹彬。苗訓。李處耘。楚昭輔。鄭恩。一同征進。這一去犬羊巢穴一時平。錦綉江山三箭定。

南呂一枝花漫漫殺氣飛。滾滾征塵罩。懨懨紅日慘。隱隱陣雲高。軍布滿荒郊。我命將憑三略。行兵按六韜。右白虎左按青龍。後玄武前依朱雀。

梁州第七護中軍七層劍戟。守先鋒萬隊鎗刀。五方旗四面相圍遶。朱旛皂蓋。黃鉞白旄。箭攢鵰羽。弓掛龍弰。滴溜溜號帶齊飄。威凜凜掛甲披袍。撲鼕鼕鼓擂春雷。雄糾糾人披綉襖。不剌剌馬頓絨絛。咆哮。戰討。馬和人飛上紅塵道。金鐙穩玉鞭嫋。催動龍駒把轡搖。轉過山腰。

行不幾里。又早天晚也。

牧羊關見幾點寒星現。一鉤新月皎。看看的兵至陳橋。教前隊休行。催後軍趕著。屯車仗離官道。就館驛度今宵。疾忙教各部下關糧米。對名兒支料草。

正末云左右。軍行到何處了。眾云前到陳橋驛了。正末云接了馬者。鄭恩那裡。鄭云有。正末云傳下將令去者。大小三軍。諸名將校。各依隊伍安歇。勿得諠譁。違令者斬。

賀新郎諸軍眾將一週遭。小心的下寨安營。在意的提鈴喝號。七禁令五十四斬從公道。丁寧休犯法違條。捲旌旗停斧鉞。臥鞭鍊豎鎗刀。悄悄的各依隊伍休喧鬧。解鞍鬆戰馬。卸甲脫征袍。

隔尾五更籌更聽金雞報。一部從休辭永夜勞。畫角齊吹玉梅調。人休貪睡着。馬須要喂飽。我且半倚幃屏盼天曉。眾下

正末睡科鄭同李處耘上云某都押衙李處耘是也。今同鄭將軍等跟隨趙點檢征進。軍次陳橋驛。某等想來。主上幼弱。我輩出死力破賊。誰則知之。今太尉掌軍政六年。士卒服其恩威。數從征伐。建立大功。人望已歸。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未晚也。鄭云李將軍說的是。李云咱與趙書紀計議則個。鄭云趙大人有請。趙普上云某趙普是也。見充點檢帳下掌書記官。今日從征。軍次陳橋。這早晚只聽有人呼喚。未免出見咱。做見科李云諸將無主。願冊太尉為天子。普云太尉忠心。必不汝從。李云軍中偶語則族。今已議定。太尉若不從。則我輩安敢退而受禍。普叱云策立大事。固宜審圖。爾等何得便肆狂悖。諸將各宜嚴束部伍聽命。鄭云若依你等議論。何時是了。撦黃旗蓋末身眾呼噪科正末驚醒科唱

哭皇天把好夢來驚覺。聽軍中不定交。那裡也兵嚴刑法重。則末早人怨語聲高。眾軍一擁向前齊呼萬歲正末唱險將咱諕倒。廟廊召會。臺省所關。君王振怒。太后生嗔。不剌則俺這歹名兒怎地了。驚急列心如刀鋸。顫篤速身如火燎。

苗云主公上應天心。下合人望。乃真命帝主也。正末云噤聲。

烏夜啼都是你謊陰陽惹得諸軍鬧。一個個該剮該敲。鄭云哥哥。你先身上穿了黃袍。如何倒說俺不是。正末唱呀。原來這犯由牌先把我渾身罩。普云天命已定。天數難逃。主公亦當應天順人。正末唱你道是天數難逃。可甚麼情理難饒。不爭這杏黃旗權當滾龍袍。可將這出師表扭作交天詔。我想受禪臺。爭似凌煙閣。汝貪富貴。吾豈英豪。

正末云此事決不可行。眾將喧呼科正末云汝等自貪富貴。立我為主。能從我命則可。不從我命決。不可行。眾皆跪云唯命是聽。正末云太后幼主。我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汝等勿得凌暴及動擾黎民。劫掠府庫。違令者滿門皆斬。眾云一聽禁令。太后幼主石守信陶穀上云昨因北漢入寇。遣趙點檢出征。今早聞眾軍士立趙點檢為帝。我想來。四方不寧。必得真主撫馭。今趙點檢威望素著。人心推戴久矣。何不就同往陳橋。效堯舜故事。禪位一遭。有何不可。做行科到科云來到這軍門前。石守信入報去。石云報總兵得知。太后到來。末下迎見科太后云五代亂離。人民塗炭。將軍功蓋天下。堪居大寶。老身母子情願禪位則個。正末云臣名微德薄。豈堪居此大位。太后云幼子孤弱。不能撫馭四方。將軍德過堯禹。正宜受禪。正末唱

紅芍藥娘娘德行勝唐堯。微臣比虞舜難學。不爭讓位在荒郊。枉惹得百姓每評詙。幼主云將軍。聽太后旨者。我願受藩服足矣。正末唱臣怎敢等閑將天下交。您君臣再索量度。鄭恩仗劍作怒科正末唱你磨拳擦掌枉心焦。休得要亂下風雹。

菩薩梁州你可也暢好是乾喬。休施兇暴。休胡為亂作。鄭云哥哥。我一發都殺了。恰不伶俐。正末唱則一句諕得我顫欽欽魄散魂消。不爭這老鴉占了鳳凰巢。卻不道君子不奪人之好。把柴家今日都屬趙。惹萬代史官笑。笑俺欺負他寡婦孤兒老共小。強要了他周朝。

石云今日就此受禪。必須有策詔方可行禮。陶云有有。自袖中出詔科石云既有了詔書。眾官跪者。陶念科云大周皇帝詔旨。天生蒸民。樹之司牧。二帝推公而受禪。三主乘時而革命。其極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歸。咨爾歸德軍節度使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稟上聖之資。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納麓。東征西怨。厥功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謳歌獄訟。歸于至仁。應天順人。法堯舜如釋重負。予其作賓。嗚乎欽哉。祗畏天命。顯德七年正月初五日。眾將呼萬歲起科正末云眾將校聽我戒飭。

二煞尊太后如母呵您百官頓首聽教道。待幼主如弟呵教經典留心謹向學。朝廷內外舊官僚。勿得欺凌。盡皆榮耀。則今日軍馬回莫驚擾。把龍袖嬌民休諕着。勿犯秋毫。

指趙你坐都堂朝廷政事休差錯。指石你掌樞密天下兵機勿憚勞。指苗你掌司天。算星曜。指李楚你做元戎。司斬斫。指曹潘你統雄兵。做招討。指鄭你管親軍。守城廓。指王你統貔貅。驅將校。指幼主兄弟誦詩書。習禮樂。指太后娘娘居龍樓。住鳳閣。不是我倚勢奪權。使強欺弱。既然立草為標。必須坐朝問道。賞不間親疎。罰須分善惡。有罪的加刑。有功的贈爵。不是我挾天子令諸侯篡宗廟。恐民心變了把山河棄卻。因此上權受取這一顆交天傳國寶。眾並下

吳越王引相國吳程冠服上詩云

百萬精兵聽指呼。衣冠四世守全吳。
我生直欲全忠節。不愧人間大丈夫。


某姓錢名俶。字文德。本貫杭州人氏。自祖公公錢鏐在唐昭宗時平黃巢有功。封有吳越。更五朝世守此邦。今聞中原趙點檢登基。治同堯舜。聲教萬里。比五代之君。判然不同。正四方混一之時。倘或出師。自當入貢咱。吳云等王師出來。決一死戰。納土未為遲也。共下南唐李主引丞相徐鉉上詩云

雄據江東二百州。六朝基業喜兼收。
中原將士休窺伺。百萬精兵在石頭。

某姓李名煜。字重光。江東人也。自我祖父建國江東。傳國三世。近聞中原大宋皇帝即位。操練兵馬。有下江南之志。況我貢獻不缺。必欲見伐。如何是好也。不免練兵防守則個。蜀主孟昶引相國王昭遠上詩云

幾年辛苦下西川。東視中原各一天。
秣馬練兵常預備。先人世業肯輕捐。

某蜀王孟昶是也。自先君王於全蜀。某承其基業。眾官僚立我為大蜀皇帝。中原連歲多故。不暇外攘。今周朝革命。宋皇踐祚。志在吞併。難同五代之君。誠恐兵臨劍閣。將如之何。須索守備咱。南漢主劉鋹引相國龔澄樞上詩云

久鎮潮陽眾日強。幅員千里盡炎方。
外夷多少皆朝貢。南國人稱廣漢王。

某姓劉名鋹。南漢王是也。自先祖領節旄于潮廣。奄有南海。後値五代擾亂。遂獨霸一方。今中原有宋皇帝登基。四方混一唐吳已稱朝貢。某偏居瓊海。王師一出。將如之何。須扼把險要以禦之。斯為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