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詩詞曲語辭匯釋/饒/(二)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詩詞曲語辭匯釋/饒/(二)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白話詞彙/饒|饒]](二)=== ====[[白話詞彙/擔饒|擔饒]] [[白話詞彙/躭饒|躭饒]]==== 饒,猶恕也;憐也。<span class="專名">杜甫</span>《立秋後題》詩:「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span class="專名">杜牧</span>《送隱者》詩「公道世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相'''饒'''。」均為饒恕義,此普通義,不備舉。其在曲中則曰擔饒。《董西廂》三:「六十餘歲的婆婆,道千萬'''擔饒'''我女呵!子母腸肚終須熱。」又:「官人每更做'''擔饒'''你,須監守得你幾夜。」亦作躭饒。《㑳梅香》劇二:「怎生向賤妾行告'''躭饒'''。」《伍員吹簫》劇四:「若要我'''躭饒''',只除是東方日落。」擔饒或躭饒,均饒恕義也。由饒恕義引申之則為憐義。<span class="專名">白居易</span>《喜小樓西新柳抽條》詩:「為報金堤千萬樹,'''饒'''伊未敢苦爭春。」饒伊,猶云憐伊也。<span class="專名">宋徽宗</span>《聲聲慢》詞,詠《梅》:「前村夜來雪裡,殢東君須索'''饒'''伊。」須索重言,猶云須要憐伊也。<span class="專名">劉克莊</span>《卜算子》詞,《惜海棠》:「盡是手成持,合得天'''饒'''借。」饒借,亦憐惜義。而最習見者則為索饒及得饒,均可作得憐解。<span class="專名">陸龜蒙</span>《自遣》詩:「誰使寒鴉意緒嬌,雲晴山晚動情憀。亂和殘照紛紛舞,應索陽烏次第'''饒'''。」次第猶云頃刻,見次第條。言寒鴉得陽烏頃刻之憐,故飛舞於殘照中也。<span class="專名">黃庭堅</span>《次韻高子勉》詩:「蔞蒿穿雪動,楊柳索春'''饒'''。」索春饒,猶云得春憐也。<span class="專名">陸游</span>《數日暄妍頗有春意》詩:「小春花蕾索春'''饒''',已有暄風入紫貂。」義同上。<span class="專名">楊萬里</span>《落梅有歎》詩:「纔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得春饒,亦猶云得春憐也。<span class="專名">和凝</span>《河滿子》詞:「正是破瓜年紀,含情慣得人'''饒'''。」得人饒,猶云得人憐也。<span class="專名">魏承班</span>《訴衷情》詞:「春情滿眼臉紅綃,嬌妬索人'''饒'''。」索人饒,亦猶云得人憐也。<span class="專名">柳永</span>《木蘭花》詞,《柳枝》:「殢烟尤雨索春'''饒''',一日三眠誇得意。」《絕妙好詞》四,<span class="專名">譚宣子</span>《江城子》詞,《詠柳》:「嫩黃初染綠初描,倚春嬌,索春'''饒'''。」《花草粹編》二,<span class="專名">張小山</span>《小桃紅》詞:「一汀烟雨索春'''饒''',添得楊花鬧。」義均見前。按<span class="專名">毛滂</span>《踏莎行》詞:「管曾獨自索春憐,而今覷着東風笑。」索憐,猶云索饒,此更可為饒與憐同義之一證。 <noinclude> {{header|title = [[詩詞曲語辭匯釋/饒]]|section=詩詞曲語辭匯釋/饒/(二)|previous = [[詩詞曲語辭匯釋/饒/(一)]]|next= [[詩詞曲語辭匯釋/饒/(三)]]}}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詩詞曲語辭匯釋/饒/(二)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