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碧雞漫志/卷一/12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碧雞漫志/卷一/12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或曰:古人因事作歌,輸寫一時之意,意盡則止,故歌無定句;因其喜怒哀樂,聲則不同,故句無定聲。今音節皆有轄束,而一字一拍,不敢輒增損,何與古相戾歟?予曰:皆是也。今人固不及古,而本之性情,稽之度數,古今所尚,各因其所重。昔<span class="專名">堯</span>民亦擊壤歌,先儒為搏拊之說,亦曰所以節樂。樂之有拍,非<span class="專名">唐</span>、<span class="專名">虞</span>創始,實自然之度數也。故<span class="專名">明皇</span>使<span class="專名">黃幡綽</span>寫拍板譜,<span class="專名">幡綽</span>畫一耳於紙以進,曰:『拍從耳出』。<span class="專名">牛僧孺</span>亦謂拍為樂句。<span class="專名">嘉祐</span>間,<span class="專名">汴都</span>三歲小兒在母懷飲乳,聞曲皆撚手指作拍,應之不差。雖然,古今所尚治體風俗,各因其所重,不獨歌樂也。古人豈無度數?今人豈無性情?用之各有輕重,但今不及古耳;今所行曲拍,使古人復生,恐未能易。 <noinclude> {{header|title = [[碧雞漫志]]|section=卷一/12|previous = [[碧雞漫志/卷一/11|卷一/11]]|next = [[碧雞漫志/卷五/01|卷五/01]]}}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碧雞漫志/卷一/12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