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梨園原/論鼓板樂式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梨園原/論鼓板樂式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3 class="th3a"><span class="條題">論鼓板樂式</span></h3> <p><span class="專名">雷海青</span>傳古樂器云:『瑟、管、絃、絲、竹、壎、篪、鼓,<span class="專名">文廟</span>祀丁之日,合全樂奏之。<span class="專名">漢武帝</span>時,有<span class="專名">東方曼倩</span>其人,能識神鳥,能解鳥語,善戲謔談笑,帝寵為大夫。同朝之臣,惡其諂主,遣其他出。忽一日,鳥至殿,身羽五色,尾長三尺,朗鳴於庭。鳴時,雙目開閉不定,昂頭,立一足,伸一足,鳥尾搖擺。良久始去。帝詔朝臣問之,無一能識者。乃詔<span class="專名">曼倩</span>歸。帝述神鳥,<span class="專名">曼倩</span>答曰:「此神鳥,名十二鴻也。其鳴,乃歌也;其立,乃舞也。歌之時閉左目,出陽聲;閉右目,出陰聲。擺尾,乃分板眼。其尾分十二支,乃按十二月之數;加閏月生者,則十三支也。立一足、伸一足者,乃舞耳」。帝未深信。又過旬日,其鳥復至,朗鳴如前。帝使<span class="專名">曼倩</span>聽之。<span class="專名">倩</span>曰:「其所歌者,昇平之詞也。」帝命記其詞,大悅。即日命諸臣作歌、作詞,而使<span class="專名">曼倩</span>作曲。於是<span class="專名">曼倩</span>按天文、地理、人物、宮室,分門編其牌名,依名填詞。其後有<span class="專名">毗陵</span><span class="專名">蔣維忠</span>先生,名<span class="專名">孝</span>,<span class="專名">嘉靖</span>進士,製<span class="書名">十三詞調譜</span>;又有<span class="專名">松陵</span><span class="專名">詞隱</span>先生,姓<span class="專名">沈</span>,名<span class="專名">璟</span>,<span class="專名">萬歷</span>進士,撰<span class="書名">九宮曲譜</span>,辨陰陽,為世所傳。此乃曲詞之始。至笙、管、笛、簫,古製有鳥頭,掩孔出字,即如十二鴻閉目出陰、陽聲。笛有兩垂鬚,蓋即鳥足之義。琴、瑟在同時就有,始三十六絃、二十四絃、二十六絃,後九絃、七絃。月琴四絃。琵琶四絃,彈出曰琵,彈進曰琶。琴、瑟調和,取「仙翁」二字和協。絃子等調,俗曰「堂」。諸樂器分為尺、工、五、凡、六、合、四、一、上九字,而一、凡為半音,六、合為高低合音。此外尚有鼓、板、鑼。鼓之式,中心記黑、紅月,分陰、陽釘,蓋即取十二鴻眼眶肉粟。古製有數尺見圓者,後來愈化愈小,故失釘數。板,古式十二塊,刻羽文在上,即如十二鴻鳥尾。鑼乃點靜塞鬧,古製:進兵鼓、退兵鑼。今人亂為敲鑼,可謂非法極矣。總之,各種樂器,均仿於十二鴻神鳥,依式草創耳。』</p> <noinclude> {{header|title = [[梨園原]]|section =梨園原/論鼓板樂式|previous = [[梨園原/王大梁詳論角色]]|next = [[梨園原/論曲原]]}}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梨園原/論鼓板樂式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