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曲藻/跋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曲藻/跋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跋題>題詞評曲藻後</跋題> <p>夫一代之興,必生妙才;一代之才,必有絕藝:<span class="專名">春秋</span>之辭命,<span class="專名">戰國</span>之縱橫,以至<span class="專名">漢</span>之文,<span class="專名">晉</span>之字,<span class="專名">唐</span>之詩,<span class="專名">宋</span>之詞,<span class="專名">元</span>之曲,是皆獨擅其美而不得相兼,垂之千古而不可泯滅者。雖然,即是數者,惟詞曲之品稍劣,而風月煙花之間,一語一調,能令人酸鼻而刺心,神飛而魄絕,亦惟詞曲為然耳。大都二氏之學,貴情語不貴雅歌,貴婉聲不貴勁氣,夫各有其至焉。覽是編者,可以參二氏之三昧矣。庚辰秋日,<span class="專名">江左</span><span class="專名">茅一相</span>書。</p> <noinclude> {{header|title = [[曲藻]]|section =曲藻/跋|previous = [[曲藻/36]]|next = [[曲藻/附錄37]]}}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曲藻/跋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