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南戲傳奇/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6白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南戲傳奇/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6白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class="白"><span class="科">內打三更介</span><span class="科">外云</span>呀,夜已深了,待我略睡片時。那守門軍在那裡?<span class="科">淨丑上</span>太平原是將軍令,今見將軍定太平。啟大王,有何分付?<span class="科">外云</span>你與我把守宮門,巡更的不要絕了鑼聲,打更的不要斷了鼓聲。<span class="科">淨丑</span>領鈞旨。<span class="科">外云</span>也罷,如今列郡都來歸順了,你每在邊上也辛苦,大家酣睡一宵,不許來打攪我。<span class="科">丑淨云</span>領鈞旨。<span class="科">眾睡介</span><span class="科">末扮李豬兒持刀上</span>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小人李豬兒是也,原是明皇宮中伏侍的一個火者,後來差撥跟隨安祿山。我見此人面生橫肉,腦後見腮,必是不良之人,無義之漢。我不願跟隨他了,假說我家老母有病,回去侍奉,他也不把我做心腹人看待。一向不曾見他,不想做出這般大事。自古道「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地以戰,殺人盈野」。把這許多百姓殺了,血流漂杵,肝腦塗地。我在閑中點檢,靜裡思量:我先受朝廷大恩,明皇是我主也,那安祿山非其主。雖在他門下幾時,然義之所在,果孰重而孰輕乎?是則明皇當重而祿山當輕,心在明皇而不在祿山者也。且犬有濕草之恩,馬有垂韁之義,今我受恩不報,乃忘君事仇,反犬馬之不如也?見孺子入井而不救,是不仁也;受主之大恩而不報,是不義也;當為而不為,是無勇也;不當避而避,是不智也。今不仁不義無勇無智,何以為人立於天地之間?如今有一個計策,斟酌得最好。他料各處軍馬敵他不過,止有睢陽一郡尚在吞吐之間,也少不得落他圈套。小人原得近時,在他身邊手下,不敢疑我。不若做個刺客,把他結果了,遂吾之願也。倘成其事,上可以報明皇之恩,下可以雪生民之恨。若還圖事不成,也只害我自身。全賴大唐軍民福分,天地鬼神默助,如今就進去。且住,有人盤問,怎生是好?我有一計,便就道我原跟隨大王的,一向怕是非不敢來。如今天下都屬了大王,料無利害,以此還來跟大王。他就說我趨時附勢、不知廉恥也罷。</p> <noinclude> {{header|title = [[南戲傳奇/雙忠記/第二十七齣|雙忠記/第二十七齣]]|section=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6白|previous = [[南戲傳奇/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5曲|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5曲]]|next= [[南戲傳奇/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7曲|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7曲]]}}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南戲傳奇/雙忠記/第二十七齣/06白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