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南戲傳奇/小忽雷/小忽雷傳奇跋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南戲傳奇/小忽雷/小忽雷傳奇跋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3><span class="跋題">小忽雷傳奇跋</h3> <p class="署名">劉世珩</p> <p>年來搜集元以來傳奇三十種,匯刻行世。去年,繆藝鳳丈自江寧寄孔東塘、顧天石合譜《小忽雷》傳奇抄本,閱卷首桂未谷著《小忽雷記》,乃知東塘得原器而作。今年春,晤太倉陸應庵燕談,云華陽卓氏寓京師者,藏有小忽雷,並有譜兩本。亟屬其蹤跡,得見之。龍首鳳臆,中含一珠,木理堅致,雕刻精絕,項間鐫『小忽雷』三篆書,下刻『臣滉手製恭獻建中辛酉春』真書二行十一字,與桂氏所記悉合。所謂譜者,乃劉燕庭味經書屋校抄《小忽雷》傳奇也。後有《大忽雷》傳奇二折,以後殘缺不完。繆寄本缺字,得以互校,不禁狂喜。卷尾附國朝嘉慶時名人為燕亭題小忽雷諸詩詞,知此器曾為東武嘉蔭簃藏弆,即購獲之。浭陽陶齋尚書有葉東卿手拓小忽雷墨本,知器已歸余,遂以持贈。古物精靈,翕然會合,洵非偶然。此器所以歸華陽卓氏,蓋燕庭嫁女卓氏,取此媵奩,乃為卓氏所有。海帆相國曾以小忽雷名其齋。其未入劉氏以前,據朱椒堂詩註,舊藏伊小尹處,繼蓮龕由粤西寄贈燕庭,然亦未詳言也。吳仲懌年丈云:濰縣陳簠齋太史藏山谷伏波神祠詩墨跡,卷後劉文清跋云:成邸以此卷並小忽雷易其一銅琴。則此器又曾藏成邸。黃卷今在陳黃樓吏部處。吳丈為介紹歸余齋中,成珠聯璧合之盛,竟不能獲,亦一憾事。椒堂詩註、燕庭目記,皆未道及,殊不可解。抑燕庭別有所記耶?顧余以忽雷迭經劫火,并未遺失,則大忽雷或尚在人間世,不能恝然忘也。</p> <p>冬十一月,訪大興張瑞山琴師,與之縱談古樂。曾言三十年前於京師市上,得一古樂器,為大忽雷。牙柱齮齕,左右相向。背施朱漆,上加彩繪,有金縷紅紋蹙成雙鳳。瑞山能彈之,其聲清越而哀,與小忽雷亦類。大忽雷元時猶存,見鐵崖逸編《謝呂敬夫紅樂管歌序》。歌中又有『大雷怒裂龍門石,雙絲同心結龍首』等句,形製更可想見。二器並陳,望而能識。且斷紋;隱與余藏唐雷威、雷霄斵琴髹漆絕似,其為唐物益信。瑞山以小忽雷在余所,樂為歸之。因倩畏廬老人為作《枕雷圖》,名余閣曰『雙忽雷』。</p> <p>小忽雷以東塘傳奇始著於時。東塘得器製傳奇,余刻傳奇而得其器,且復於無意中更得大忽雷,亦云奇矣!東塘得一,已足自喜;今余竟雙得之,所遇不尤奇耶?嗚呼!兩忽雷製自晉公,藏之內府,時閱四代,屢更盛衰興廢之故,其間隱晦不顯者又不知幾何年。乃聚而散,散而復聚,先後卒為延津之合。向者考古家求一見而不可得者,茲并得摩挲嘆賞,考其源流,亦自幸古緣之不淺耳。特影二器全形,並錄題記、詩詞輯為本事,並記緣起。宣統二年庚戌嘉平貴池劉世珩蔥石父書於京師西堂子衚衕宜春堂。</p> <noinclude> {{header|title = [[南戲傳奇/小忽雷|小忽雷]]|section=小忽雷/小忽雷傳奇跋|previous = [[南戲傳奇/小忽雷/第四十齣|小忽雷/第四十齣]]}}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南戲傳奇/小忽雷/小忽雷傳奇跋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