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南北詞簡譜/卷十/南越調/過曲/祝英臺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南北詞簡譜/卷十/南越調/過曲/祝英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4 class="曲牌名"><span class="牌">祝英臺</span><span class="來源">《琵琶》</span></h4> <p class="曲"><span class="襯字">把</span>幾分春<sub class="押韻">豆</sub>,三月景<sub class="押韻">不</sub>。分付與東流<sub class="押韻">叶</sub>。啼老杜鵑<sub class="押韻">不</sub>。飛盡紅英<sub class="押韻">不</sub>。端不為春閒愁<sub class="押韻">叶</sub>。休休<sub class="押韻">叶</sub>。婦人家不出閨門<sub class="押韻">不</sub>。<span class="襯字">怎去</span>尋花穿柳<sub class="押韻">叶</sub>。把花貌<sub class="押韻">不</sub>。誰肯因春消瘦<sub class="押韻">叶</sub>。<span class="犯牌">換頭</span>春晝<sub class="押韻">叶</sub>。<span class="襯字">只見</span>燕雙飛<sub class="押韻">不</sub>。蝶引隊<sub class="押韻">不</sub>。鶯語似求友<sub class="押韻">叶</sub>。<span class="注">以下與首曲同</span><span class="犯牌">第三換頭</span>知否<sub class="押韻">叶</sub>。<span class="襯字">我</span>為何不捲珠簾<sub class="押韻">不</sub>。獨坐愛情幽<sub class="押韻">叶</sub>。<span class="注">以下與首曲同。第四支與第三支同</span><span class="注">前二支有贈,後二支無贈</span></p> <p class="按語">此曲例用四支,《琵琶》開其端,以後作者皆遵守之,如《玉合》、《紫釵》皆如是也。「啼老杜鵑」應「平仄仄平」。「為春閒愁」應「仄平平平」。臧晉叔改《紫釵》此曲,齗齗平仄,自負知音者,即在此兩句。四曲皆同,切勿改易。</p> <noinclude> ==相關條目== [[南曲/祝英臺]] [[Category:南越調/過曲/正曲/祝英臺]] {{header |title = [[南北詞簡譜/卷十/南越調]]|section=南北詞簡譜/卷十/南越調/過曲/祝英臺|previous = [[南北詞簡譜/卷十/南越調/過曲/鬭寶蟾]]|next = [[南北詞簡譜/卷十/南越調/過曲/綿搭絮]]}}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南北詞簡譜/卷十/南越調/過曲/祝英臺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