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劇說/126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劇說/126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彙苑詳注》云:「劉瑾以擴清政務名,諸翰林悉出補部屬。鄠杜王敬夫,其鄉人也,獨為吏部郎,不數月,掌文選。會謹敗,謫同知壽州,敬夫有雋才,尤長於詞曲,而傲睨多疏脫。人或讒李文正,謂敬夫嘗譏其詩。御史追論敬夫,褫其官。敬夫編《杜少陵遊春》傳奇以譏文正。李聞之,益大恚。雖館閣諸公,亦謂敬夫輕薄。遂不復用。」《蝸亭雜訂》云:「長沙當國時,王九思以少年屏斥,永錮不用,無所發怒,作《杜甫遊春》雜劇,力詆西涯,流傳關隴,群相和附。嘉靖初篡修實錄,議起用九思。有言於朝曰:『《遊春記》李林甫固指西涯,楊國忠得非石齋,賈婆婆得非南塢耶。』吏部聞之,縮舌而止。」或謂:「馮汝行《梁狀元不服老》雜劇,當在王渼陂《杜甫遊春》之上」。《四友齋叢說》云:「渼陂《杜甫遊春》雜劇,雖金、元人猶當北面,何況近代。」按:文人之意,往往托之填詞。「王九思《杜甫遊春》指李西涯、楊石齋、賈南塢三相,康對山之《中山狼》則指李空同,李中麓之《寶劍記》則指分宜父子,王辰玉之《哭倒長安街》則指建言諸公。相傳湯若士之《紫簫》,亦指當時秉國首揆,纔成其半,即為人所議,因改為《紫釵》。」校注 <noinclude> {{header|title = [[劇說]]|section=劇說/126|previous = [[劇說/125]]|next= [[劇說/127]]}}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劇說/126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