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劇說/088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劇說/088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筆談》云:「魏良輔別號尚泉,居太倉南關,能諧聲律,若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之類,爭師事之。梁伯龍起而效之,考訂元劇,自翻新調,作《江東白紵》、《浣紗》諸曲,又與鄭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鄭梅泉五七輩雜轉之,金石鏗然,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爚之家,取聲必宗伯龍氏,謂之崑腔。張進士新勿善也,乃取良輔校本,出青于藍,偕趙瞻雲、雷民與其叔小泉翁,踏月郵亭,往來倡和,號南馬頭曲。其實稟律于梁而自以其意稍為韻節,崑腔之用不能易也。」《蝸亭雜訂》云:「梁伯龍風流自賞,修髯,美姿容,身長八尺,為一時詞家所宗。艷歌清引,傳播戚里間。白金、文綺、異香、名馬、奇技淫巧之贈,絡繹于道。歌兒、舞女,不見伯龍,自以為不祥也。其教人度曲,設大案,西向坐,序列左右,遞傳疊和。所作《浣紗記》,至傳海外,然止此不復續筆。《浣紗》初出,梁遊青浦,時屠隆為令,以上客禮之,即命優人演其新劇為壽。每遇佳句,輒浮大白,梁亦豪飲自快。演至〈出獵〉,有所謂『擺開、擺開』者,屠厲聲曰:『此惡語,當受罰。』蓋已預儲汙水,以酒海灌三大盂。梁氣索,強盡之,吐,委頓。次日,不別竟去。」《靜志居詩話》云:「梁大伯龍填《浣紗記》,王元美詩所云:『吳閶白面冶遊兒,爭唱梁郎雪艷詞』是也。又有陸九疇、鄭思笠、包郎郎、戴梅川輩,更唱迭和。清詞、艷曲,流播人間,今已百年。傳奇家別本,弋陽子弟可以改調歌之,惟《浣紗》不能,固是詞家老手。」《芳畬詩話》云:「梁辰魚,字伯龍,以例貢為太學生。虬鬚、虎顴,好輕俠,善度曲。世所謂崑山腔,自良輔始,而伯龍獨得其傳。著《浣紗》傳奇,梨園子弟多歌之。同里王伯稠贈詩云:『彩毫吐艷曲,粲若春花開。斗酒清夜歌,白頭擁吳姬。家無擔石儲,出多年少隨。』」 <noinclude> {{header|title = [[劇說]]|section=劇說/088|previous = [[劇說/087]]|next= [[劇說/089]]}}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劇說/088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