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六十種曲/鳴鳳記/第十四齣/14白 的原始碼
出自中國古典戲曲資料庫
←
六十種曲/鳴鳳記/第十四齣/14白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class="白"><span class="科">生</span>呀。緣何夫人自家秉燭。<span class="科">旦</span>此際已將夜分。丫鬟輩都睡去。妾聞相公在此喧嚷。故特秉燭而來。<span class="科">點燈在臺介生</span>夫人。有這等奇事。下官方在此寫本。只聽幽冥之中漸作鬼聲。少頃忽見燈下現出一鬼。披髮赤身。滿面流血。似有悲切之狀。竟把燈兒打滅去了。<span class="科">旦</span>此事奇怪。恐非吉兆。請問相公寫何奏章。<span class="科">生</span>此乃國家大事。非夫人輩所宜知。你問他怎麼。<span class="科">旦</span>妾聞皋夔稷契。優遊無事。謂之良臣。龍逢比干。因諫而亡。謂之忠臣。妾願相公為良臣。不願相公為忠臣。<span class="科">生</span>夫人。忠良本無二理。顧臣之遇與不遇耳。皋夔稷契。遭逢堯舜。故得吁咈一堂。設使當龍逢比干之遇。敢不竭忠盡諫。<span class="科">旦</span>妾聞君子見幾。達人知命。陳平不為王陵之戇。卒至安劉。仁傑不為遂良之直。終能祚唐。王章殺身。忤王鳳也。鄴侯寄館。避元載也況相公職非諫官。事在得已。縱然要做忠臣。養其身以有待如何。<span class="科">生</span>夫人。食人之祿。當分人之憂。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呂奉先為國而殺董卓。鄭虎臣為民而誅似道。匹夫尚然有志。直臣豈容無為。我自草茅韋布之時。常恨不能見用。今見用矣。猶曰彼非我職而不言。是終無可言之時也。況今言路諸臣。不過杜欽谷永者流。摭拾浮詞以塞責耳。若我坐視。元奸大惡。豈能除去。<span class="科">旦</span>察言觀色。洞見其中。相公此本。想是要劾嚴老了。但投鼠必忌其器。毀櫝恐傷其珠。嚴嵩寵固君心。賄通內監。夏太師且受其殃。曾御史並遭其毒。今上既信他大詐若忠。必罪你居下訕上。倘觸犯天顏。恐禍有不測。鬼形悲泣。未必無為。相公請自思省。<span class="科">生</span>你還不知我平生心跡。貪生害義。即非烈丈夫。殺身成仁。纔是奇男子。況為臣死忠。乃我之分。今日之本。我非僥倖不死。沽名干譽。多將頸血濺地。感悟君心。倘能剪除逆賊。得與夏曾二公報仇。我楊繼盛就喪九泉。亦瞑目矣。夫人何必苦苦相勸。<span class="科">旦</span>相公堅執如此。夫婦死無葬身之地矣。</p> <noinclude> {{header|title = [[六十種曲/鳴鳳記/第十四齣]]|section= 14白|previous = [[六十種曲/鳴鳳記/第十四齣/13曲]]|next= [[六十種曲/鳴鳳記/第十四齣/15曲]]}} </noinclude>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eade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六十種曲/鳴鳳記/第十四齣/14白
」。
導覽選單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歷史
頁面操作
頁面
討論
更多
工具
個人工具
登入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搜尋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